近期,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多地局部暴發,從1月2日至1月14日10時,河北省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523例,其中石家莊市494例;截至14日17時,黑龍江綏化市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92例,無癥狀感染者110例。
本輪疫情峰值出現了嗎?溯源難度是什么?有人多次核酸檢測才呈陽性,有必要緊張嗎?今晚的《新聞1+1》采訪了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疫情峰值到了嗎?
河北和黑龍江的疫情發展讓人揪心,對此,馮子健表示,隨著各種防控措施的落實和時間推移,措施效果會顯現出來,病例的增長會得到非常大的遏制。
病例新增數量的峰值是否已經出現?馮子健表示,這還要繼續觀察,本輪疫情從1月2日開始,各地很快采取了措施,人員的接觸暴露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潛伏期、兩個潛伏期后就能看到非常顯著的效果。

↑1月13日,河北三河市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有人六次檢測才呈陽性意味著什么?
本輪疫情中,有患者經過了六次核酸檢測,才查出陽性,對于這種現象,馮子健表示,這與檢測次數有關。
感染者或是病人從暴露感染到病毒開始排毒,專業上叫“強隱期”,而無癥狀感染者排毒專業上叫做“前隱期”,也可以叫實驗室檢測篩查的窗口期。在窗口期期間,檢測很多次都可能檢不到陽性,但到前隱期末就會檢出陽性,“這個現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本輪疫情溯源的難點是什么?
馮子健表示,目前黑龍江和河北的病毒輸入來源還在調查中。調查有很多線索,有一些線索要逐條去排查。
本次溯源困難在于什么呢?馮子健指出,這個病毒有可能是人員帶入的,也有可能是物品帶入的。這些物品、環境可能在調查時已不再能夠檢出病毒了,或者這個物品已不在當地了,這就非常難斷定病毒的來源到底是什么。另外,人員也可能隨著時間的延長體內攜帶的病毒消失了,無法檢測到,這個時候建立關聯就非常困難。

↑1月14日,黑龍江齊齊哈爾昂昂溪區,該區域已實行封閉管理。
該怎樣應對變異后的病毒?
去年12月14日至今,全球至少有7種變異的新冠病毒,而變異的病毒傳染性似乎增強了,但毒性并沒有增強。對此,馮子健表示,一方面,可能要做更長期應對新冠病毒的準備,另一方面,因病毒的傳播能力增強后,過去的一些防范措施不再那么有效,各項措施的力度可能還要再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