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娛樂 » 正文

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開播 史詩終章戲骨云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品創格萬詞霸屏推廣公司     發布日期:2020-12-29  來源:北方網  瀏覽次數:115
核心提示: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今晚20:30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8晚黃金時段,騰訊視頻同步全網首播,每日更新3集。大秦系列電視劇自2006年開拍以來,十五年始終如一匠心制作,如今終章大幕即將拉開。今日,該劇官方發布的群像海報和終極預告片,已經將觀眾對劇集的期待推向了頂點?! 〗K極預告展開大秦終章磅礴畫卷  在今日公開的群像海報中,張魯一飾演的秦始皇嬴政側身而立,眼神堅定且意味深遠,顯現出他遠大的理想,要帶領秦國東出完成一統大業。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 11月24日,“逐夢‘雙一流’聚焦‘新高地’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采風”活動走進濟南職業學院,探訪濟職強練內功建設特色專業群、筑牢高質量發展頂層設計、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責任擔當。

濟南職業學院:乘新時代職教東風 展高質量發展雄翅

  強練內功 扎實開展學院專業群建設

2019年,教育部、財政部公布了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名單,濟南職業學院赫然在列,機電一體化技術成為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之一。

2020年1月14日,教育部、山東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正式啟動。濟南職業學院乘“雙高計劃”和“職教高地”建設東風,堅持練內功強專業,建設機電一體化技術這一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重點打造5G專業和實訓室、繼續發展中德雙元制和創新創業這兩個特色專業。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群涵蓋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設計與制造、電梯工程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飛機機電設備維修、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等六個專業。該專業群是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山東省高水平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專業群。機械制造學院緊密對接山東省、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正在形成人才培養、雙師培育、科技研發、生產型實訓、協同創新“五位一體”的校企合作模式、全面推廣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共建“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提高“雙師”素質、搭建“產教研學”校企互嵌平臺提升科研與技術服務能力、整合與優化實訓資源共建新舊動能轉換實訓基地,特色鮮明,成效卓著。

電子工程學院現設有四大專業: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為山東省特色專業、國家骨干高等職業院校建設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是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群專業;智能終端技術與應用專業是山東省首家開辦的專業;微電子技術專業是瞄準國家大力發展、山東重點扶持的集成電路人才培養重點打造的專業。四大專業精準對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下一步學院將重點圍繞5G技術人才培養進行建設,規劃建設5G實訓室,擁有全套5G真實通信網絡實訓環境,全力服務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的培養。

中德雙元制教育項目,是國內屈指可數,十年持之以恒腳踏實地、學習鉆研踐行德國雙元職業教育、并在踐行過程中創新探索本土化的雙元制教育項目。學校積極挖掘雙元制教育項目中蘊含的豐富雙元元素,將25對雙元元素加以創新融合貫通,積極構建雙元和多元的教育命運共同體,從中德文明和文化中汲取營養、尋求智慧,探索出項目發展、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的“43221”濟南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被德國工商總會和合作德企推廣應用到其他國家。

創業學院是山東省首個校企合作創業學院,成立于2013年。學院教師關注專業發展,注重課堂改革和課程研究,積極開展各類教研活動。自2018年開始,學院響應學校號召,努力挖掘創新創業人才,以賽促教,創新創業大賽中取得好成績。2020年“電子感知皮膚—基于多模態柔性技術的集成應用系統”、“海智云—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芯片”分別榮獲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和銅獎。值得一提的是,濟南職業學院是山東省唯一兩項目全部入圍全國總決賽的學校。

濟南職業學院:乘新時代職教東風 展高質量發展雄翅

  把準方向 探索出符合自身實際的頂層設計

學校在辦學治校的頂層設計中貫穿改革創新理念,制定了“雙高計劃”與“職教高地”建設任務齊頭并進的發展規劃。學校對標國家、省、市的具體目標和要求,結合自身實際,長遠規劃,特色發展,形成了“實施‘8大工程’,筑牢‘4梁8柱1平臺’,保障‘8&6創新發展’計劃”總體建設和發展思路。

明確“8&6創新發展”主線,通過提升“教師發展力、專業競爭力、品牌創作力、科研生產力、教育向心力、學校影響力、辦學新活力、濟職戰斗力”這“8力”,實現服務高水平職教高地建設、打造高質量辦學職教品牌等“6高”建設目標,全面提高學校支撐、引領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做好了規劃還要有實施路徑。學校在科學規劃“高地”建筑框架基礎上,出臺了具體的施工圖和路線圖,一是通過“4梁8柱1平臺”建設筑造“新高原”。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園建設)平臺”(1平臺)建設為現代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保駕護航,以“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服務、國際職業教育合作、雙高隊伍建設質量、學校治理能力水平、立德樹人三全育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藝文化傳承創新”(8柱)建設為支柱,打造“職業教育特色黨建引領,人才培養培訓質量提升、專業群高水平建設發展、校園文化特色主題鮮明”(4梁)的“新高原”。二是實施“8大工程”,打造“新高峰”。以項目建設作為主抓手,高位推進,突出補短板、強優勢、擴規模、占要點,增強“雙高計劃”和“職教高地”項目建設后勁,在筑造“新高原”的同時打造“新高峰”??茖W謀劃重大項目,把項目謀劃作為“先手棋”,圍繞學校高質量發展需求,開展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教學條件保障工程、師資水平提升工程、培養質量提升工程、產教融合發展工程、服務國際產能合作工程、信息化2.0建設工程和校園文化建設工程等八大工程,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學校在規劃圖上不僅標注了“雙高計劃”和“職教高地”的建設內容、責任部門,更重要的是還為每一項關鍵任務確定了精細化的“技術指標”,并配以嚴格的考核評價體系,將“雙高計劃”和“職教高地”建設的基本創新改革任務落實到了日常工作,通過緊盯“1234”,確?!案哔|量”。

做好1項基本工作,高質量完成雙高項目建設(“1~10”目標)學校高質量建設發展的1~10目標:

1個中心“強”教學——黨建引領,強化教育教學工作,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2大重點“正”方向——培養和培訓雙肩并重;

3個鏈條“順”工作——通過制度鏈、標準鏈、程序鏈的建設,逐步理順工作關系,評價工作效果,提升工作效能;

4項基本“補”短板——對標分析補短板,加強學??茖W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合作與交流4項辦學基本職能工作的建設。對標分析補短板,加強4項辦學基本職能工作的建設;

5支隊伍“強”師資——加強領軍人才、專業(群)帶頭人、專業主任、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6大項目“亮”特色——產教融合、競技比賽、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資源建設(專業、課程、教材等)、辦學基礎條件建設、創新發展高地試點工作建設(試點本科、長學制、分類招生、1+X等);

7項改革“提”活力——進一步修訂和完善辦學體制與機制、人才引進與管理、職稱評審與聘任、績效獎勵與分配、專業設置與管理、課堂建設與認定、質量考核與評價制度,提升辦學活力;

8項章(規)程“助”發展——修訂和完善學校章程、職教集團(產教聯盟)章程、黨委會議事規程、校長辦公會議事規程、職工代表大會規程、學術委員會規程、專業(群)建設指導委員會規程、校企合作理事會章程;

9群建設“顯”實力——分級建設好機電一體化技術、新興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信息通信設備制造與應用、文化創意服務、現代金融、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汽車智能技術、學前教育九大專業群;

10類指標“評”成效——大賽獲獎(教師、學生比賽,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創業計劃大賽等)、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率、招生就業率、教學成果獎、名師(教學創新團隊)數量、合作培養數量(高端產業、產業高端)、科研服務及技術轉讓到賬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50強系列(教學、學管、就業、實習、國際辦學、資源建設等)、其他國家級項目(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在線開放課程、產教融合基地等)。

重視2個保障計劃,高要求推進創新發展建設(“2全”計劃):

全員質量提升計劃——通過大討論、大改革、大實踐活動,提升現代職業教育理念,為學校改革發展獻言獻策;

全面創新發展計劃——通過學校創新發展報告會、年度總結表彰會等活動,促進各部門解放思想、創新發展

理順3種對接關系,高精度實現工作科學布局(“3與”策略):

項目建設與日常工作之間的關系,科學研究與實踐應用之間的關系,改革發展與精準施策之間的關系,提高學校辦學效益、效率和效果。

關注4塊基本建設,高標準完成重點督辦項目(“2468”建設):

開設2個講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講堂,講理論,講成果;人才培養創新改革講堂,講過程,講策略,將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改革沁心入腦,使學校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改革進入快車道

規范4項標準——專業教學相關標準、課堂教學認定標準、學生(學員)畢業標準、專業建設評估標準,確保質量底線,打造人才培養(培訓)特色亮點

建好6個中心——職業教育研究中心,組建職業教育研究智庫,開展相關理論與實踐研究;教師發展中心,針對教師能力標準建設,開展能力提升培訓,細化教師工作標準,開展工作水平評估及其他針對性的研究與實踐;科技創新暨成果轉化中心,加快科技創新團隊建設,開展創新管理,提升成果轉化率;產教融合中心,促進校企共生,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技藝傳承中心,加快技藝傳承工作室的建設,推行拜師學藝、技藝傳承;傳統文化教育(勞動教育)中心,針對傳統文化教育開展針對性研究,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推動8“改”工作——制度改革,促進各項工作齊頭并進;文化改觀,推動學校物質、精神、制度等文化的整體建設,體現職教特色、區域文化、學校亮點;管理改優,推動智慧校園建設,開展二級管理的探索與實踐;試點改制,開展“四不像”研究,試點推行體制機制改革;場所改造,智慧教室、理實交互式實訓室、智能報告中心、學生生活及活動場所等的建設;考核改良,推行項目化考核鑒定,保證“出口”質量;質量改進,持續推進診斷與改進工作;效率改善,提升日常服務管理的質量。

學校從實際出發,鼓“實”勁、辦“實”事、求“實”效,顯“實”力,緊緊抓住“雙高計劃”和“職教高地”建設的有利契機,認真研究政策,系統規劃頂層設計,積極探索創新,全面推動學校改革發展。

濟南職業學院:乘新時代職教東風 展高質量發展雄翅

  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和區域經濟發展 濟職人在奉獻擔當

坐居蟠龍山下,身為濟南市屬高校的濟南職業學院步入各項事業發展的快車道上。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山東部省共建國家“職教新高地”建設給學校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發展機遇。如何抓住機遇,充分用好政策紅利實現長遠發展?“答案當然是扎根濟南、服務濟南、助力濟南經濟社會發展?!睂W校黨委書記王春光肯定的說。

濟南職業學院是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國家優質高職院校、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山東省示范性高職院校,位列山東實施“雙十”重點建設工程10所高職院校名單。成功申報并躋身這些“重量級”榜單的動力之源之一是學校扎實的專業群建設。近年來,扎根濟南、服務濟南,以專業群建設為支點,撬動學校整體發展的車輪,成為該校師生的共識。

濟南職業學院:乘新時代職教東風 展高質量發展雄翅

濟南市作為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重點發展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產業金融、現代物流、醫療康養、文化旅游、科技服務“十大千億級”產業。根深,方可葉茂。濟南職業學院扎根省會城市這片沃土,緊密對接新舊動能轉換“雙十”產業發展,依托國家骨干專業形成了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文化藝術、財經商貿等7大專業集群。

如果說依托濟南區域產業建專業,為濟南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是學校專業群組建的初衷,那么依托專業促進產業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則是學校專業群組建的碩果。

學校圍繞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依托山東省高?!笆濉惫こ碳夹g研發中心、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平臺,參與“企業壓力機產品頂料桿流水線的安裝與調試”“小件齒輪智能制造單元規劃設計和設備自動化”等企業技術攻關、技術培訓項目17項,社會服務到賬額815萬元。近兩年完成技術培訓、技能鑒定26168人次,獲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6項。專業群近五屆畢業生平均就業對口率93.1%,用人單位滿意度98.55%,學生就業滿意度90.25%。

近年來,濟南職業學院積極探索和遵循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取得了一個個可喜的成績。學校連續十二年被評為山東省文明單位,去年被評為省級文明校園;獲得國家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山東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主持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4個,山東省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2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近五年,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23項,在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61項,在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獎2項,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獎2項。

未來,濟南職業學院將持續優化頂層設計,緊抓機遇,勇攀高峰,發揮自身特色,緊密對接濟南產業需求,為濟南對接三大國家戰略,實現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濟職力量。

 
 
 

 
按分類瀏覽
湖北 (1042) 武漢 (12077) 荊州 (3640) 縣市 (2520)
國內 (9829) 國際 (925) 財經 (346) 房產 (970)
科技 (370) 軍事 (119) 娛樂 (538) 體育 (193)
汽車 (359) 生活 (408) 農業 (175) 健康 (235)
時尚 (84) 家居 (74) 旅游 (167) 女人 (59)
美食 (65) 消費 (165) 社會 (71) 文化 (217)
教育 (223) 公益 (107)
 
推薦圖文
、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无码精品在线|先峰中文字幕一二三区|自愉自愉自产国产91|日韩中文字幕无码R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