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文化 » 正文

跨越三十余載續寫傳奇 106歲馬識途以《夜譚續記》封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品創格萬詞霸屏推廣公司     發布日期:2020-12-11  來源:新華網  瀏覽次數:98
核心提示:7月5日,106歲的作家馬識途在成都宣布封筆,并公布《封筆告白》。馬識途在《封筆告白》中寫道:“我年已一百零六歲,老且朽矣,弄筆生涯早該封筆了,因此,擬趁我的新著《夜譚續記》出版并書贈文友之機,特錄出概述我生平的近作傳統詩五首,未計工拙,隨贈書附贈求正,并鄭重告白:從此封筆?!备姘讜蟾皆姟蹲允觥贰蹲詻r》《自得》《自珍》《自慚》五首,表示從此不再書寫新作。馬識途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詩人、書法家,1915年1月,出生于重慶忠縣石寶鄉。幼年時,馬識途在本家祠堂辦的私塾讀古書,習語文,深受傳統文化浸染,后改讀新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曾有人擔心,莫言會陷入“諾獎魔咒”——得了諾獎就很難再進行持續創作。但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前主席埃斯普馬克卻說:“我相信莫言得獎后依然會寫出偉大的作品,他真的有一種力量,沒有人會阻止他?!?/p>


如今,距離莫言獲諾獎已過去整整8年,距他出版上一部小說也已過去整整10年。近日,莫言攜新作《晚熟的人》重回公眾視野,再次引發讀者關注,與新書有關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累計閱讀量超1.7億。


在這部中短篇小說集中,莫言根植鄉土,聆聽四面風雨;塑造典型,挪借八方音容。他用12個故事講述獲諾獎后的里里外外,有喜有悲,有荒誕有現實。從上世紀到當下社會,莫言從歷史深處步入現實百態,壁立千仞,氣象萬千。讀者不禁感慨,那個“講故事的人”又回來了。


“說書人”故事常新


莫言曾說:“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痹谶@本蘊積了近10年的新作中,他一改一貫的故事講述方式,在小說中注入了新鮮元素——汪洋恣肆中多了冷靜直白,夢幻傳奇里多了具象寫實,還引入了全新的人物形象。在《紅唇綠嘴》中,莫言塑造了一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人物——網絡“大咖”高參。她深諳互聯網運作規律,手下有上百個鐵桿水軍,靠胡編亂造、添油加醋牟利。高參有一句“名言”:“在生活中,一萬個人也成不了大氣候,但網絡上,一百個人便可以掀起滔天巨浪?!逼渲屑脑⒘俗髡叩陌H。這依舊是以高密東北鄉為背景的故事,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個用童年經驗和想象力織造的高密東北鄉早已遠去。對于故鄉的變化,莫言很坦然:“將逝去的留不住,要到來的也攔不住?!睍r代變了,故事常新。


在《晚熟的人》中,莫言將眼光轉向那些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小人物,正是這樣一群人,組成了時代演進中的“?!迸c“變”。他說:“這些人物,有的就是我的朋友,有的甚至像我的孿生兄弟一樣,是彼此的知己。這些小說里的人物跟我一起慢慢隨著社會的發展在變化、在成長、在晚熟。這七八年來確實有很多很多的感受,只能通過文學的方式表現出來?!?/p>


《晚熟的人》中的故事多是莫言近幾年回鄉后的所見所感、所思所想。在莫言眼中,以知識分子還鄉為視角的小說很多,其中不乏經典作品。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寫作至今,他的不少作品都是采用這個視角?!暗@個視角本身在發生變化,第一,作為一個講故事的人,我自己發生了變化,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我的年齡大了,視野廣了,我的思想是不是變深刻了很難說,但變復雜了是肯定的。另外,我的身份也變了,過去我僅僅是一個作家,或者說是一個知名作家,因為2012年獲得諾獎,我的作家身份又添加了一層更為復雜的色彩?,F在再回到故鄉,所遇到的人、遇到的事比過去要豐富得多?!蹦哉f:“因此我覺得,‘還鄉視角’雖說是舊的,但是因為人變了、時代變了、故事變了,這個視角就有了新的含義?!?/p>


書里書外 亦真亦假


《晚熟的人》延續了莫言一貫的第一人稱敘事風格,不同的是,這12個故事中的“我”大都借用了作家本人當下的年齡和身份。作家毫不避諱地向讀者敞開了獲得諾獎后的生活,讓讀者可以追隨書中這位“莫言”的腳步,回到高密東北鄉。書中的“莫言”發現,家鄉一夕之間成了旅游勝地,《紅高粱》影視城拔地而起,山寨版“土匪窩”和“縣衙門”突然涌現,“還有我家那五間搖搖欲倒的破房子,竟然也堂而皇之地掛上了牌子,成了景點”,每天都有人來參觀,游客來自天南地北,甚至還有不遠萬里前來的外國人。


評論家李敬澤說:“《晚熟的人》同時也是關于書中叫‘莫言’的人物的故事。也就是說,現實中的作家莫言在打量著每個故事中叫‘莫言’的人物,書中的‘莫言’變成了被書寫、被觀看的人。我們能夠看到書里叫莫言的那位,盡管可能已經是一個被歷史化甚至一定程度上經典化的作家,但是當他作為一個活動于此時此刻的人時,面對世界復雜的經驗,他也會感到遲疑和困難,也會有迷惘和感嘆,書中莫言某種程度上構成了現實中莫言的鏡像。所有這一切在他過去的小說中并不常見?!?/p>


于是,書中的人和事,亦真亦假,打破了現實與虛構的邊界,這正是莫言想要的藝術效果。他說:“小說中的莫言,實際上是我的分身,就像孫猴子拔下的一根毫毛。他執行著我的指令,但他并不能自己做決定,我在觀察著、記錄著這個莫言與人物交往的過程?!?/p>


回到寫作本身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莫言的寫作狀態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面對公眾的關切,莫言有自己慣常的表達,以“獲獎后陷入沉寂”開場,以“希望將來寫出好作品”結束。隨著《晚熟的人》問世,“閉關”許久的莫言終于通過作品給出了實實在在的答案。


作家蘇童曾說,諾獎之于莫言是“桂冠”也是“枷鎖”。伴隨獲獎而來的是無形的壓力和無盡的瑣事,一度使莫言無法持續創作。據統計,截至2016年,莫言獲獎后去了全世界至少34個不同的城市,參加過26次會議、18次講座,題了幾千次字,簽了幾萬個名。特別是剛獲獎后的2013年,莫言忙到一整年連一本書都沒有看。


但莫言并未忘記作為作家的職責所在,他說:“我一直在努力,8年來我發表的作品不多,但還是一直在寫作,一直在做準備。對于一個作家來說,你所做的事,都可能成為小說的素材或靈感的觸發點?!?/p>


談及未來的創作計劃,莫言說:“希望能夠在近幾年里拿出一部好的長篇小說來。如果寫,肯定寫的跟以前不一樣,故事不一樣,時代不一樣,語言也要有變化?!?/p>


對于自己是否打破了所謂的“諾獎魔咒”,莫言十分坦然:“要等讀者來判斷?!彼f:“‘諾獎魔咒’應該是一個客觀存在,因為大部分的獲獎作者獲獎后很難再有力作出現??陀^上的原因是獲獎作家一般年齡較大,創作的巔峰時期已經過去,有人甚至獲獎后沒有幾年就告別了人世。但也有不少作家在獲獎后依然寫出了偉大的作品,像加西亞·馬爾克斯,他在獲獎之后創作出《霍亂時期的愛情》等至今還在被我們閱讀的名著?!?/p>


回首獲獎后的8年,莫言還是那個作為寫作者的莫言。正如他多年前在一次演講中所說,一個作家一輩子其實只能干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血肉,連同自己的靈魂,轉移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按分類瀏覽
湖北 (1042) 武漢 (12077) 荊州 (3640) 縣市 (2520)
國內 (9829) 國際 (925) 財經 (346) 房產 (970)
科技 (370) 軍事 (119) 娛樂 (538) 體育 (193)
汽車 (359) 生活 (408) 農業 (175) 健康 (235)
時尚 (84) 家居 (74) 旅游 (167) 女人 (59)
美食 (65) 消費 (165) 社會 (71) 文化 (217)
教育 (223) 公益 (107)
 
推薦圖文
、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无码精品在线|先峰中文字幕一二三区|自愉自愉自产国产91|日韩中文字幕无码R级电影